小程序自2016年11月3日开始公测,到现在已经两年了。
一直以来,C端小程序被“众星捧月”,冲出了多个千万级小程序,许多细分赛道处于饱和状态。于是不少人把注意力转移到B端市场,前微信海外运营总监刘翌曾表示:“赋能B端的小程序或将成为最大赢家”。
在很多人看来,微软作为叱咤中国办公圈多年的老炮,又是第一批进入小程序生态的玩家,绝对是B端小程序的代表。不过微软office365产品经理张鹏却对小编表示:“与其说我们做的是B端小程序,倒不如称之为工具、社交笔记类小程序” 。在他们看来,只论B端有些局限,微软更想做兼顾B和C端的工具,“我们更希望为中国用户打造一套符合微信办公场景的工具小”。
仔细想想,B端换个角度看也是C端。
我们看到,服务号“微软office365文档”共关联了4款小程序:微软office 文档、微软海报、微软听听文档、微软AI识图。
站在行业角度看,他们都是B端小程序。从普通用户角度来看,这些只不过都是工具,恰好满足自己的办公需求。
而这4款小程序也就是我们今天讨论的主角。
从名称就能看出,这是个小程序矩阵。
张鹏认为,工具类小程序有必要做矩阵。“矩阵可以将产品的使用场景延伸,同时,用户也不会觉得很重,对于品牌盘活用户很有必要。”
的确如此,由于单一工具小程序的生命周期有限,用户使用后很难回头,通过小程序矩阵之间流量的互相引导,有利于将用户重新激活。
但他又提醒,做矩阵并不是一件刻意的行为。
“矩阵里每一款小程序,都应该基于用户需求,每个点都要打准。比如‘微软AI识图’将文字识别后,会形成一个Word,用户自然有继续编辑的需求,‘微软office文档’就派上用场了。”张鹏如此说道。
那么,如何判断用户需求的真伪?张鹏有着自己的标准。
首先,基于微软的在PC端多年的大数据分析经验,对用户的需求进行还原并优化,但这仅做参考,因为PC端与移动端用户使用习惯不同;
其次,对小程序的用户使用行为分析,是另一个参考依据。
他举了个例子,最开始“微软AI识图”还叫“微软小蜜”时,他们通过运营数据里发现,对生成的文字进行拷贝是用户最常用的功能,但是这项功能隐藏很深。
于是,他们当机立断把这项功能前置,让用户在识别图片后,就能选择段落并一键拷贝。
“很多时候,将能满足用户真需求的功能适当前移,是一门规划产品的学问”他对此总结。
不论是App时代,还是现在的小程序时代,工具小程序始终都是比较难推广的一类。但张鹏与其团队只通过微信的一些基础推广功能,却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首先,服务号对工具类小程序的冷启动很重要。
众所周知,服务号消息可以直接推送消息到用户的会话框。微软小程序与服务号关联后,通过服务号推送消息、菜单栏等方式快速触达用户,让服务号50万粉丝,转化成小程序第一批用户。
接着,他用了“功能直达”。
张鹏认为:“微信搜索是工具类小程序重要获客来源。”
现在在微信搜一搜里输入“识图”,就有“微软AI识图”的服务推荐;搜索“录音”便会出现“微软听听文档”。
据张鹏提供的数据来看,目前“微软AI识图”是小程序矩阵中,最受欢迎的小程序。其中“功能直达”带来的用户达15~20%,占比相当大。
当然,除了功能直达带来的量以外,小程序本身也要有能俘获用户的本事,“微软AI识图”的本事就是既有B端的办公特点,又有C端的工具性能。
比如,在会议场景内,用户坐的比较偏,拍摄大屏幕PPT,照片几乎都是歪的。这时,“微软AI识图”可将拍歪了的图片迅速调正,还能快速识别文字,提供拷贝使用。
用张鹏的话来说就是:“用户用起来爽,才有分享和用完再来的可能。”
另外,小程序可关联500个公众号,适合长期推广。
以“微软听听文档”举例,这是一款给PPT配语音解读的小程序,有一些媒体人就把“微软听听文档”与他们自己的公众号相关联,然后内嵌小程序卡片在公众号文章里,增加可读性。
目前“微软听听文档”关联的公众号已经近100个,张鹏笑道:“能关联500个公号呢,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这些玩法看似“烂大街”,但却是工具类小程序最有效的推广方式。张鹏表示称,也是走了很多弯路才总结出这些经验。
比如,早期他们通过与其他平台的自媒体大号做联合推广,比如微博、知乎,但实际上用户没办法长按扫码跳转至小程序。
“虽然最后的曝光效果好,但转化率极差。”张鹏说到。
所以,他们最后还是回归到微信本身的功能上,脚踏实地的推广才终于出了成绩。
目前,几款小程序总用户量已经150万左右。
在小程序的赛道上,人人都朝钱看,这是最现实的问题。
张鹏却说:“不急”。
他认为,微软小程序并不急着商业化,现在主要是做好产品。并且,他们更乐意看到,用户能通过这些工具赚到钱。
这段话透露出一个明确信息,微软正在往平台化发展。
事实上,“微软听听文档”已经让一波人找到了赚钱的门路。
通过“微软听听文档”生成的PPT,可以附加上打赏的设置。这一功能受到了许多自媒体的青睐,他们将做好的PPT以小程序的形式内嵌于文章中,或生成海报在朋友圈传播,由此获得赏金。
另外,“微软听听文档”还被广泛应用于线下场景,在珠海国际会展中心的展商服务台、序廊水吧等重要区域都树立了小程序码。
来观展的观众不用抓瞎,只需扫码,就能在手机里连听带看地掌握会展中心所有内容。据了解,该会展中心每天有2000~3000人通过扫码获得服务。
众所周知,平台化是个大金矿,PC时代的操作系统Windows就是个超级平台,成就了微软的霸主地位。所以微软小程序矩阵往平台化发展,可谓水到渠成。
“当然,商业化未来一定会考虑,毕竟小程序的出现已经是一次革命。”张鹏笑着说。
他认为,相比传统电商而言,以拼多多为代表的社交电商,就是一种革命,因为社交电商成功地把网购和微信等社交媒体紧密结合,用游戏化玩法+社交媒体实现了用户数和销售额的爆炸式增长。
同样,工具类产品也会因为小程序的出现,而衍生出更多的商业化探索。
仔细想想,如今的互联网风口,基本都在社会、家庭、职场这三个场景流转。
相比于前两个场景,办公的场景更加需要充满理性思维的工具来满足。微软用小程序矩阵,深入职场这个场景,探索一条打造轻量办公工具的思路,或许才是最佳“追风”姿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