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微信之父张小龙放言“小程序是未来”,前一天这个行业还是风口,没过多久小程序行业一地鸡毛。因为,一切并未如人们预测的那样。小程序并未快速取代传统APP,创业者也没有因此而走上人生巅峰,投资人也没有赚得盆满钵满,更多的小程序开发者面临的却是一轮残酷的洗牌,温热的“尸体”随处可见。
于是,开发者们纷纷逃离小程序,投资人的热情也从“发现新大陆”的兴奋变为了“会不会又是一个坑”的谨慎。
可是,你仔细研究发现,投身小程序行业的,依然不乏各路明星创业者。
追风创业者和投资人
2011 年雷军提出了“风口来了,猪也能飞”的名言。各类创业风口不胜枚举,风口学已成为互联网创业的成功学,创业者、投资者们前赴后继,纷纷成为追风少年。
既然,创业者和投资人都喜欢追逐风口,当然小程序也不例外,小程序的开发热潮一度异常繁荣。
仅2017年一年时间,企业和个人开发者数量就超过了100万,上线小程序超过50万。要知道,经过多年积累,中国的iOS开发者数量也不过180万。
“15年前,你错过了淘宝,现在只能看着人家年入千万;7年前,你错过了微信公众号和社交电商,现在只能看着人家年入千万;那么,你还要错过小程序吗?”小程序的疯狂程度从“鸡汤段子”中可见一斑。
“看什么区块链,赶紧去做小程序呀!”投资人不停地向创业者喊话,小程序成为令创业者和投资人心驰神往的新舞台。
执着于风口,却忽略了是否适合自己
2018年上半年小程序相关融资金额接近50亿元,但下半年融资金额只有20亿元。小程序开始变“凉”了,无论是投资数量还是投资额度相比上半年都出现了明显下滑。
同时,抱着同样期望的创业者绝大多数失望而归,短短一年时间,小程序就完成了一轮惨烈的洗牌。
小程序一年之内跌宕起伏,这到底是哪里搞错了?
从本质上说,小程序就是一个传统原生App的简化版、Html5的增强版,虽然功能和用户体验打了折扣,但它免去了用户下载安装注册等复杂流程。
但是传统App生态中的二八法则可能并不适用于小程序,无论微信,还是小程序,一直以来的理念就是服务每一个人。
如果只是希望借由小程序这种载体来做一个流量的生意,小编一点都不看好。张小龙在2019年的微信公开课上表示。“不能因为拥有流量,我们就要分发流量,让小程序来体现流量价值,这跟我们的原动力是完全不一样的。很多人看不懂为什么小程序要去中心化,为什么不像App生态那样搞统一分发入口,这是因为小程序的使命就是让每个创造者都能体现价值和获得回报。”
创业者要警惕风口思维
现在回头来看,互联网上大多数风口,最终都一地鸡毛,特别是最近几年兴起的一些风口。大多数创业者结局都很凄惨,倘若只是浪费青春倒不算太坏的结局,卖房创业倾家荡产抑或债台高筑举步维艰的,不是没有,前赴后继追随风口的创业者们,就像是飞蛾扑火。
一方面,巨头不再像前些年那样大方地撒钱,在经济环境整体承压的大环境下,巨头花钱开始变得十分谨慎,投资项目越来越重视独特性、创新性以及技术壁垒,追随风口的创业者要想成功就要自力更生,自我造血,做大做强,然而这很难。
另一方面,今天的”风口”几乎都不再是复制国外模式,而是创业者们一起摸着石头过河,比如无人货架,新零售,在国外没有对标对象,因此,更可能会出现集体踏空的可能性。
小程序”冷”下来才是回归理性,过去吹得太厉害了,已经泡沫化,被误读得也太厉害,开发者和投资人都需要反思一下,小程序的纯流量导向思维是否行得通。
虽然小程序的投资和创业在2018年后半程开始遇冷,但没关系,投资人走了,互联网巨头来了,他们不仅集体入场,而且还是火力全开、重磅加持。
在经过了一年的公测之后,支付宝小程序于2018年9月正式上线,蚂蚁金服小程序事业部也正式成立。
2018年7月,百度智能小程序正式上线。
2018年11月,今日头条正式发布小程序。
小程序为何成为巨头们的“PK之战”?争夺小程序显然并非只是简单的业务之争,在这场PK背后,巨头们究竟在争夺什么?这值得创业者、投资者思考的问题。
当然,创业者警惕风口思维不等于要逆流而上,大势不可违。对于创业者来说,与其特立独行,不如紧追风口,这是一种集群效应的体现,就像一个地方开出一片餐厅再去开个餐厅,会比去一个无人问津的地段单独开一家餐厅更有成功的把握,因为一个地方有多家餐厅说明这个地段人流旺盛,适合餐厅这门生意。
另外,相比传统App,小程序的另一大优势是门槛低、成本低。开发一个App动辄就要投入几千万,需要大量的专业人员开发和维护,运营成本也非常高。
即使不愿意自己做,一些外包公司代理开发小程序的费用也只有几万元。这些都大大降低了小程序的开发运营门槛。
下一篇: 华夏航空全新官网及微信小程序上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