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吧小程序 资讯列表 专业知识 连接万物:小程序代替服务号连接新场景

连接万物:小程序代替服务号连接新场景

作者: 安卓机 2018-11-13 17:44:03

微信2016年公开课上,张小龙提到要做应用号;然后一直到2016年9月,备受关注的小程序(应用号)终于开始内测;而从内测到正式上线的几个月中,微信小程序提供的API、后台功能等也在不断变化。

其实,拥有1000多人的微信团队,参与小程序项目的人员至少有二三十人,同时微信也有多年做公众平台的经验,因此如果单纯的做一个应用号,可能只是一两个月的事情。然而,小程序从提出到正式上线却用了长达一年时间,这其中固然有新生事物自我完善优化的考虑,但更多的却是微信团队对小程序定位的不断推演和变化。

连接万物:小程序代替服务号连接新场景

接棒微信服务号

微信服务号上虽然也出现了招商银行、朝夕日历、助理来也、Yoli口语等优秀的服务号,但与繁荣成熟的订阅号相比,服务号生态十分滞后。比如,像一条、二更、新世相等公司,初期只是做了订阅号便获得可观的投资;与之相比,人们很少能听到只做服务号就能获得丰厚融资的。此外,订阅号领域也衍生出了很多周边服务,如WeMedia已在新三板上市,新榜公司则聚合了规模庞大的订阅号数据。

订阅号是微信打造的一个新创业生态,整个生态被关注、被投资的总量是服务号远远无法媲美的。服务号则是微信模仿订阅号的运作路径,将内容以外的服务也整合到微信平台中,只不过最终发展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微信的最终目标是实现腾讯公司“连接一切”的战略图景,因此当服务号无法完成这一目标时,必然需要新的产品承担这个使命,这即是小程序应用诞生的一个重要背景:接力服务号,完成对更多服务和场景的连接。

连接新场景

2016年9月小程序开始内测时,由于其提供的框架和API所带来的程序体验远优于HTML5,因此当时业界就已出现很多关于小程序是否会取得HTML5和App的讨论。不过这些讨论都脱离了具体的应用场景。

如果App必然会被取代,那么这种替代也是由微信而非小程序完成,因为当前人们已经能够在微信平台中获得90%以上的常用服务,而不用单独下载安装一个App。

不过,在2017微信公开课中,张小龙又提到了两个小程序运用的场景:在公交站中扫描站牌二维码便可即时获取下一辆车的到站时间;在汽车站中扫描二维码即可直接购买车票,而不用再去排长队等候。张小龙特意举出的这两个应用场景,表明了小程序定位的变化——重心在线下,是对更多线下场景的高效连接。

连接万物:小程序代替服务号连接新场景

既替代服务号又连接新场景

一方面,从功能上看,使用小程序替代一些低频、用户使用体验不好的App或服务号,对商家、微信平台和用户来说是一种共赢行为。另一方面,战略层面,小程序不断连接更多的线下场景,也是对腾讯公司“连接一切”目标的推进。

因此,从小程序提出、内测到正式上线,不论是外界期待还是微信团队的思考与推演,小程序的定位都在不断变化,当前来看微信平台更希望通过小程序实现更多的线下场景连接。

在2014年11月第一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马化腾提出腾讯的战略目标是成为“连接一切”的互联网连接器,实现人与人、人与服务、人与商业、人与物品的有效连接。之后微信的一系列动作都是以此为导向的。

1、人与人的连接:当前微信平台已聚合了8亿多的日常用户,几乎每个有智能手机的中国居民都被微信所连接。

2、人与服务的连接:通过服务号和微信内置的服务,人们可以在微信平台上获取阅读、购物、娱乐等诸多服务。

3、人与商业的连接:包括两个层面,一是连接服务,二是通过微信支付构建便捷高效的线上支付手段。

4、人与物品的连接:这一点当前尚未实现,现实世界中仍有很多没有被电子化的物品,这成为腾讯实现连接一切战略图景的一大阻碍。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设备的发展普及,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公司将芯片嵌入到手表、空调、自行车、水杯、台灯等物品中,进而通过手机App实现人与物品的连接。然而,人们不可能为所有的物品都安装一块芯片,因此需要更有效的方式去实现“连接一切”的目标。

一种理想的方案是,基于图像识别和AR技术,通过手机摄像头完成对物品的一一识别。然而,支付宝最近推出的AR红包玩法已经表明,当前的计算机和智能技术水平还远远无法实现对现实世界中物品的精准识别,不仅容易因为角度或光线问题出现识别偏差,而且多数用户也不愿意费力地去360度扫描所有物品。

此外,NFC芯片也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但二维码的成本显然更低;同时,并不是每部手机都具有NFC功能,但国内每台智能手机却都具有二维码识别功能——微信和支付宝基本上已成为每台手机中的必备应用。

由此,二维码扫描便成为现有技术条件下连接人与物品的最佳“技术”手段:通过一张简单的黑白二维码,即可将现实世界的物品电子化,从而完成线上与线下、人与物品的有效连接,其背后体现的是微信通过小程序承载更多信息和服务的诉求。

从这一视角来看,小程序是微信完成人与人、人与服务、人与商业连接之后,进行人与物品连接的一次探索和尝试。不论是张小龙的举例还是小程序对线上导流方面的限制,都表明微信小程序的重心在线下,是为了连接更多物理世界的场景。

以上就是小编为你带来的相关内容,更多精彩尽在快吧小程序,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