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微信已经是一个超级入口,其月活跃用户已经超过8亿人次,每天占用用户的时间也超过了4个小时,但这对微信来说也是不够的,因为它还想占据用户更多的时间和使用场景。
前文说过,“微信推出小程序并非想要做一个应用分发市场,而是给一些优质服务提供一个开放的平台”。小程序与传统APP不同,传统APP下载完之后就和应用市场没什么关系了,而小程序采用微信开放的接口和框架,并严重依赖于微信,只能存在于微信中。所以,微信推出小程序的目的之一是抢占应用服务市场,此战略与天猫卖东西的道理很相似,即平台给用户玩,卖什么用户说了算,反正都是在天猫平台上卖。
微信推出小程序的初衷就是搭建一个平台,而不是自己涉足各种各样的功能。因此,微信向小程序用户开放了很多接口,这意味着微信赋予了开发者更多的能力,这不仅能降低开发成本和应用维护难度,而且微信还可以凭借自身的巨大流量池,让长尾APP的部分功能在小程序中出现。
微信这种赋予小程序创业者更多能力的行为,与马化腾所强调的“半条命交给开发者”、开放、连接器等概念和理论相吻合。无论小程序未来的发展状况如何,微信已经成为一个更加开放的平台了。
前文提到,小程序这一产品形态,并非微信首创,早在2013年,百度和UC就已经对“轻应用”模式进行了大胆尝试,但最后都以失败而告终,原因是百度和UC都不具备发展起“超级APP”的根基,即产品用户量级。百度和UC在产品用户量级没有达到一定层次,尤其是在用户不够高频的情况下开展此产品形态,这就导致只是平台单方面有激情,而开发者没有太大兴趣的局面,出现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开发者感觉自己从中捞不到多少好处。而且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中,应用市场领域尚未开始或者才刚刚开始整合,势头更劲,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发者自然不会对“轻应用”这件事情感兴趣,因此,百度和UC很难在应用市场中取得成功。
而微信此次推出小程序,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如今,移动互联网的大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现在应用市场已经完成了全方位的整合,而且长尾APP在用户面前露脸的机会越来越少,这不仅是因为开发成本越来越高,还因为流量变得越来越贵。在这种情况下,开发者对于功能展示的需求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迫切希望,这从小程序推出之前便深受外界关注即可看出。
而微信在成功布局了订阅号、服务号,并积极培育用户的使用习惯之后,它开始向具体应用的部分功能方向做进一步推进,而且微信本身还拥有的基数庞大且固定的活跃用户,小程序必能在“平台级应用”方面完成进一步升级与完善。因此,小程序的出现,会让微信占据用户更多的时间和使用场景。
上一篇: 小程序解决服务号无法高频使用问题
下一篇: 微信小程序每日必读新鲜资讯(四十四)
精彩推荐